Merijn Bisschops
荷蘭作曲家Merijn Bisschops 出生於荷蘭Eindhoven,在結束Tilburg音樂學院的學業後,Merijn Bisschops毅然決然地決定成為一位獨立作曲家與製作人。Merijn Bisschops的作品在歐洲各地廣泛地被演出,合作的對象也包含了歐洲知名的樂團與獨奏家。
結合了自身的創作理念與背景,Merijn Bisschops在荷蘭Tilburg與其他各地創辦了大大小小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Merijn Bisschops自己的創作也因此而擁有比其他作曲家更多元的可能性。
荷蘭作曲家Merijn Bisschops 出生於荷蘭Eindhoven,在結束Tilburg音樂學院的學業後,Merijn Bisschops毅然決然地決定成為一位獨立作曲家與製作人。Merijn Bisschops的作品在歐洲各地廣泛地被演出,合作的對象也包含了歐洲知名的樂團與獨奏家。
結合了自身的創作理念與背景,Merijn Bisschops在荷蘭Tilburg與其他各地創辦了大大小小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Merijn Bisschops自己的創作也因此而擁有比其他作曲家更多元的可能性。
魏志真 Chih-Chen Wei
魏志真是一位活躍的作曲家,作品經常獲選發表於北美、南美及亞洲:曾任 Los Angeles Chamber Singers駐團作曲家,也曾被選在美國Society of Composers, Inc. 的會議中發表– 於奧克拉荷馬大學、堪薩斯州立大學以及密蘇里大學。另外,獲選發表的音樂節包括: 第七屆現代音樂節 (舊金山)、亞洲作曲家連盟 (韓國) 、美國國家作曲協會(洛杉磯) 、泰國國際作曲音樂節 (曼谷) 、UCM 新音樂節(密蘇里)等。同時,她也是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99年度「鼓勵創作徵選」入選作曲家,她也入圍了2010-2011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作甄選。近期的演出包括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逸致三重奏、 Los Angeles Percussion Quartet 的打擊樂家 Nick Terry、女高音 Stacey Fraser、男高音Andrew Crane、中提琴家 Hsiaopei Lee 、鋼琴家Slawomir P. Dobrzanski 等的合作或者委託創作。作品 " Between Stream and Hills V - Odyssey" 收錄於中提琴家Hsiaopei Lee教授錄製的美國女性作曲家中提琴作品集中,在2014上半年度於美國由Centaur公司發行。
她所獲得的獎項包括Subito Grant ( 由 American Composers Forum)、MetLife Creative Connections Grant (由Meet the Composer Ford Foundation)、Stanley Wilson Award、Clifton Webb Fine Arts Award、Carolyn Alchin Endowed Award、Graduate Division Award (由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1999音樂台北音樂作曲比賽、臺灣省作曲比賽、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台北市文化局補助獎金等。
出生於台中縣,魏志真就讀於曉明女中音樂班時經教育部資優甄試,以榜首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進入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 (UCLA)取得理論作曲碩士,爾後獲獎學金進入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取得音樂作曲藝術博士。她曾師事於潘世姬, 吳丁連, 柯芳隆, Paul Chihara, Ian Krouse, Stephen Hartke 及 Chinary Ung教授。
魏志真是一位活躍的作曲家,作品經常獲選發表於北美、南美及亞洲:曾任 Los Angeles Chamber Singers駐團作曲家,也曾被選在美國Society of Composers, Inc. 的會議中發表– 於奧克拉荷馬大學、堪薩斯州立大學以及密蘇里大學。另外,獲選發表的音樂節包括: 第七屆現代音樂節 (舊金山)、亞洲作曲家連盟 (韓國) 、美國國家作曲協會(洛杉磯) 、泰國國際作曲音樂節 (曼谷) 、UCM 新音樂節(密蘇里)等。同時,她也是行政院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建置音樂創作與行銷平台」99年度「鼓勵創作徵選」入選作曲家,她也入圍了2010-2011兩廳院樂典─國人音樂創作甄選。近期的演出包括與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逸致三重奏、 Los Angeles Percussion Quartet 的打擊樂家 Nick Terry、女高音 Stacey Fraser、男高音Andrew Crane、中提琴家 Hsiaopei Lee 、鋼琴家Slawomir P. Dobrzanski 等的合作或者委託創作。作品 " Between Stream and Hills V - Odyssey" 收錄於中提琴家Hsiaopei Lee教授錄製的美國女性作曲家中提琴作品集中,在2014上半年度於美國由Centaur公司發行。
她所獲得的獎項包括Subito Grant ( 由 American Composers Forum)、MetLife Creative Connections Grant (由Meet the Composer Ford Foundation)、Stanley Wilson Award、Clifton Webb Fine Arts Award、Carolyn Alchin Endowed Award、Graduate Division Award (由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1999音樂台北音樂作曲比賽、臺灣省作曲比賽、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台北市文化局補助獎金等。
出生於台中縣,魏志真就讀於曉明女中音樂班時經教育部資優甄試,以榜首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畢業後,進入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 (UCLA)取得理論作曲碩士,爾後獲獎學金進入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取得音樂作曲藝術博士。她曾師事於潘世姬, 吳丁連, 柯芳隆, Paul Chihara, Ian Krouse, Stephen Hartke 及 Chinary Ung教授。
André Douw
荷蘭作曲家André Douw出生於1951年,於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理論與作曲,師事於荷蘭作曲家Jan van Vlijmen、Peter Schat 與Louis Andriessen。畢業後André Douw遠赴日本跟隨作曲大師武滿徹學習,並於返回荷蘭後先後於Hilversum音樂學校與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任教。André Douw於1990赴美國加州研究史特拉汶斯基之序列主義作曲技法,並於1995年出版著作“The construction of order and direction in Igor Stravinsky's In Memoriam Dylan Thomas, Canticum Sacrum and Threni”。
André Douw創作的音樂類型十分廣泛,包含了獨奏、室內樂與樂團的作品,與他合作過的樂團包括東京愛樂合唱團,荷蘭室內樂管弦樂團與荷蘭KRO廣播公司等。
荷蘭作曲家André Douw出生於1951年,於荷蘭海牙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演奏、理論與作曲,師事於荷蘭作曲家Jan van Vlijmen、Peter Schat 與Louis Andriessen。畢業後André Douw遠赴日本跟隨作曲大師武滿徹學習,並於返回荷蘭後先後於Hilversum音樂學校與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任教。André Douw於1990赴美國加州研究史特拉汶斯基之序列主義作曲技法,並於1995年出版著作“The construction of order and direction in Igor Stravinsky's In Memoriam Dylan Thomas, Canticum Sacrum and Threni”。
André Douw創作的音樂類型十分廣泛,包含了獨奏、室內樂與樂團的作品,與他合作過的樂團包括東京愛樂合唱團,荷蘭室內樂管弦樂團與荷蘭KRO廣播公司等。
賀健陞 Keith Hon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主修作曲及電子音樂,師隨彭俊傑 ,在學時更獲頒獅子會及顧家輝作曲獎學金, 為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及香港音樂導師同盟會員 。創作過音樂作品類別包括室樂,管弦樂,電子音樂,劇場音樂,電影音樂和流行音樂,作品亦曾在中國內地,香港及臺灣等地發表或演出過,演出過的團體包括有香港演藝交響樂團及紐西蘭三重奏樂隊。於2012年,管弦樂作品《Groovy》更在香港演藝學院的協奏曲比賽中勝出,作品由香港演藝交響樂團演出,並于樂團中擔任電低音結他獨奏,參與過包括2011年上海電子音樂周,2013年上海爵士音樂節等。所參與過的大師班有包括陳曉勇,Brian Elias,Chinary Ung等名作曲家。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院,主修作曲及電子音樂,師隨彭俊傑 ,在學時更獲頒獅子會及顧家輝作曲獎學金, 為香港作曲及作詞家協會及香港音樂導師同盟會員 。創作過音樂作品類別包括室樂,管弦樂,電子音樂,劇場音樂,電影音樂和流行音樂,作品亦曾在中國內地,香港及臺灣等地發表或演出過,演出過的團體包括有香港演藝交響樂團及紐西蘭三重奏樂隊。於2012年,管弦樂作品《Groovy》更在香港演藝學院的協奏曲比賽中勝出,作品由香港演藝交響樂團演出,並于樂團中擔任電低音結他獨奏,參與過包括2011年上海電子音樂周,2013年上海爵士音樂節等。所參與過的大師班有包括陳曉勇,Brian Elias,Chinary Ung等名作曲家。
許德彰 Tak-Cheung Hui
許德彰出生於香港,現居於美國。其作品曾獲得2014 Atlas Ensemble Composer’s Competition與Inter-section fellowship作品委約獎等獎項並數次代表香港參選國際現代音樂節(ISCM)表演作品。許氏現為美國波士頓大學博士研究生,並先後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在學其間曾獲得波士頓新音樂中心獎學金、恒生銀行獎學金及顧家輝音樂基金獎學金等獎學金。並曾為一流表演團體如荷蘭新樂團、英國利物浦皇家管弦樂團、北京新風室內樂團及香港創樂團等專業樂團委約創作室內樂音樂或多媒體作品。
許氏的作品曾獲選於英國哈德斯菲德當代音樂節、荷蘭高地雅慕斯音樂節、阿姆斯特丹作曲家音樂節及香港音樂新文化等國際音樂節演出,並曾於荷蘭Muziekgebouw音樂廳、丹麥Århus當代音樂中心、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等場年演出。其作品也曾於荷蘭、丹麥等不同電台播放以及由HCR唱片發行。
許德彰出生於香港,現居於美國。其作品曾獲得2014 Atlas Ensemble Composer’s Competition與Inter-section fellowship作品委約獎等獎項並數次代表香港參選國際現代音樂節(ISCM)表演作品。許氏現為美國波士頓大學博士研究生,並先後於香港演藝學院及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完成學士及碩士學位。在學其間曾獲得波士頓新音樂中心獎學金、恒生銀行獎學金及顧家輝音樂基金獎學金等獎學金。並曾為一流表演團體如荷蘭新樂團、英國利物浦皇家管弦樂團、北京新風室內樂團及香港創樂團等專業樂團委約創作室內樂音樂或多媒體作品。
許氏的作品曾獲選於英國哈德斯菲德當代音樂節、荷蘭高地雅慕斯音樂節、阿姆斯特丹作曲家音樂節及香港音樂新文化等國際音樂節演出,並曾於荷蘭Muziekgebouw音樂廳、丹麥Århus當代音樂中心、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等場年演出。其作品也曾於荷蘭、丹麥等不同電台播放以及由HCR唱片發行。
李和莆 Hope Lee
李和莆(Wen-Pin Hope Lee,1967年9月30日-),臺灣著名音樂家,出生於臺中市,於2006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舉辦第十七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曲人獎殊榮,2007年再度以《水鬼城隍爺-艋舺過水霞海城隍-數位音樂劇場-五幕舞劇》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3與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合作的「幸福進行曲」拿下第48屆廣播金鐘獎。
李和莆自幼學習鋼琴,由賴秋鏡老師啟蒙;十七歲時由林進祐教授啟蒙理論與作曲課程。隨後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先後隨曾興魁、陳茂萱及陳樹熙等教授學習。1993年負笈美國麻州波士頓大學繼續攻讀作曲及音樂理論,隨美國即興音樂創作前鋒盧卡斯·佛斯(Lukas Foss, b. 1922 —2009)、希臘現代音樂之父提歐多爾·安東尼奧(Theodore Antoniou, b. 1935 — )以及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作曲組主任馬傑里·瑪利曼(Majorie Merryman, b. 1951 — )等大師學習,於1999年1月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DMA)。2013獲選為美國波士頓大學維基百科網站(BU WIKI-Humanities, music, and art)唯一臺灣知名校友(Notable Alumni)。
李和莆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兼任於天主教輔仁大學及國立師大附中音樂班。專長領域:作曲、數位創作藝術、電腦音樂與音樂理論,亦積極參與結合影像互動的數位跨領域藝術創作。創作涵蓋各類型古典獨唱(奏)、室內樂、管絃樂、舞劇及音樂劇場。近年更在音樂劇、流行音樂與商業配樂有大量作品出產,成為國內跨界音樂創作的重要作曲家之一。
李和莆(Wen-Pin Hope Lee,1967年9月30日-),臺灣著名音樂家,出生於臺中市,於2006年榮獲行政院新聞局舉辦第十七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作曲人獎殊榮,2007年再度以《水鬼城隍爺-艋舺過水霞海城隍-數位音樂劇場-五幕舞劇》入圍第十八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音樂作品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3與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台合作的「幸福進行曲」拿下第48屆廣播金鐘獎。
李和莆自幼學習鋼琴,由賴秋鏡老師啟蒙;十七歲時由林進祐教授啟蒙理論與作曲課程。隨後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先後隨曾興魁、陳茂萱及陳樹熙等教授學習。1993年負笈美國麻州波士頓大學繼續攻讀作曲及音樂理論,隨美國即興音樂創作前鋒盧卡斯·佛斯(Lukas Foss, b. 1922 —2009)、希臘現代音樂之父提歐多爾·安東尼奧(Theodore Antoniou, b. 1935 — )以及波士頓大學音樂系作曲組主任馬傑里·瑪利曼(Majorie Merryman, b. 1951 — )等大師學習,於1999年1月取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DMA)。2013獲選為美國波士頓大學維基百科網站(BU WIKI-Humanities, music, and art)唯一臺灣知名校友(Notable Alumni)。
李和莆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並兼任於天主教輔仁大學及國立師大附中音樂班。專長領域:作曲、數位創作藝術、電腦音樂與音樂理論,亦積極參與結合影像互動的數位跨領域藝術創作。創作涵蓋各類型古典獨唱(奏)、室內樂、管絃樂、舞劇及音樂劇場。近年更在音樂劇、流行音樂與商業配樂有大量作品出產,成為國內跨界音樂創作的重要作曲家之一。
劉祥焜 Xiangkun Liu
劉祥焜,1992年出生於山東煙臺。六歲學習單簧管並接受音樂啟蒙教育,並於2005年獲得山東省管樂比賽單簧管壹等獎。自九歲起學習作曲和鋼琴,2011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溫德青教授。曾獲2012年「當代音樂周」室內樂作品獎、2014年第三屆「中國——東盟當代音樂周」作曲比賽第二名等獎項,並與法國Les Temps Modernes樂團及數名國內外演奏家合作。2012年至今,多次慘加甘美蘭音樂工作坊,同時學習尺八;世界音樂的元素常常體現在作品之中。另外,自少年時代起對語言學、化學和真菌學的興趣也為創作帶來許多啟發。
劉祥焜,1992年出生於山東煙臺。六歲學習單簧管並接受音樂啟蒙教育,並於2005年獲得山東省管樂比賽單簧管壹等獎。自九歲起學習作曲和鋼琴,2011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溫德青教授。曾獲2012年「當代音樂周」室內樂作品獎、2014年第三屆「中國——東盟當代音樂周」作曲比賽第二名等獎項,並與法國Les Temps Modernes樂團及數名國內外演奏家合作。2012年至今,多次慘加甘美蘭音樂工作坊,同時學習尺八;世界音樂的元素常常體現在作品之中。另外,自少年時代起對語言學、化學和真菌學的興趣也為創作帶來許多啟發。
Leonardo Schiavo
義大利作曲家Leonardo Schiavo也是一名傑出的長笛演奏家,曾於Vicenza音樂學院獲得長笛演奏文憑。在作曲方面,Leonardo Schiavo曾在Padua音樂院與Chigiana學院跟隨作曲家 G.Bonato與 S.Sciarrino學習作曲,並曾多次在大師班向P.Maxwell Davies與S.Gervasoni等作曲家學習。Leonardo Schiavo同時也擁有Padua頒發的音樂學文憑。Leonardo Schiavo獲獎無數,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西貝流士作曲大賽(Jean Sibelius composition competition)。他的作品在歐洲與美洲各國經常性地被演出,合作的樂團包括波蘭廣播交響樂團、布魯塞爾愛樂交響樂團與眾多義大利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等。Leonardo Schiavo最近一首獻給教宗Benedict XVI的作品也被收錄在最新發行的專輯當中。
義大利作曲家Leonardo Schiavo也是一名傑出的長笛演奏家,曾於Vicenza音樂學院獲得長笛演奏文憑。在作曲方面,Leonardo Schiavo曾在Padua音樂院與Chigiana學院跟隨作曲家 G.Bonato與 S.Sciarrino學習作曲,並曾多次在大師班向P.Maxwell Davies與S.Gervasoni等作曲家學習。Leonardo Schiavo同時也擁有Padua頒發的音樂學文憑。Leonardo Schiavo獲獎無數,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西貝流士作曲大賽(Jean Sibelius composition competition)。他的作品在歐洲與美洲各國經常性地被演出,合作的樂團包括波蘭廣播交響樂團、布魯塞爾愛樂交響樂團與眾多義大利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等。Leonardo Schiavo最近一首獻給教宗Benedict XVI的作品也被收錄在最新發行的專輯當中。
葉樹堅 Stephen Yip
葉樹堅出生於香港,現居美國。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及美國賴斯大學. 他曾參加Aspen音樂節、亞洲作曲家聯盟、Music X、水牛城六月、IMPULS樂團學院、加州E.A.R.作曲家研討會及捷克第十三屆國際夏日節,亦曾於佛羅里達州的亞特蘭大藝術中心、內布拉斯加州的甘姆哈丁尼爾遜藝術中心及弗吉尼亞州創意藝術中心擔任駐場藝術家。他的作品曾於美國、歐洲及亞洲演出。曾獲得的作曲獎項包括Salvatore Martirano 紀念國際作曲獎, 新加坡中國樂隊國際作曲獎, 2011 臺灣音樂中心TMC國際作曲大賽, Isang Yun國際作曲比賽入選獎,海法國際作曲獎、德布西三重奏音樂基金作曲比賽獎、莫利那尼四重奏的第三屆國際作曲比賽、聖保羅室樂團比賽、及ALEA III作曲比賽等。他的作品經ERM-Media、PARMA、North South recording、ATMAClassical及Beauport Classical等品牌灌錄發行。
葉氏曾跟多個著名樂團合作。包括香港中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無極樂團,新加坡中樂團,台灣十方樂集,美國Wellesley composer conference ensemble, 美國north/south consonance, 美國聖保羅室樂團, 瑞典Curious chamber players, 德國Ensemble El Perro Andaluz,韓國TIMF ensemble, 盧森堡Sinfonietta, 俄羅斯新音樂團等。葉樹堅是作曲家協會 (SCI) 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成員,現任教於侯斯頓社區學院音樂系及自由作曲家。
葉樹堅出生於香港,現居美國。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及美國賴斯大學. 他曾參加Aspen音樂節、亞洲作曲家聯盟、Music X、水牛城六月、IMPULS樂團學院、加州E.A.R.作曲家研討會及捷克第十三屆國際夏日節,亦曾於佛羅里達州的亞特蘭大藝術中心、內布拉斯加州的甘姆哈丁尼爾遜藝術中心及弗吉尼亞州創意藝術中心擔任駐場藝術家。他的作品曾於美國、歐洲及亞洲演出。曾獲得的作曲獎項包括Salvatore Martirano 紀念國際作曲獎, 新加坡中國樂隊國際作曲獎, 2011 臺灣音樂中心TMC國際作曲大賽, Isang Yun國際作曲比賽入選獎,海法國際作曲獎、德布西三重奏音樂基金作曲比賽獎、莫利那尼四重奏的第三屆國際作曲比賽、聖保羅室樂團比賽、及ALEA III作曲比賽等。他的作品經ERM-Media、PARMA、North South recording、ATMAClassical及Beauport Classical等品牌灌錄發行。
葉氏曾跟多個著名樂團合作。包括香港中樂團,香港小交響樂團,香港無極樂團,新加坡中樂團,台灣十方樂集,美國Wellesley composer conference ensemble, 美國north/south consonance, 美國聖保羅室樂團, 瑞典Curious chamber players, 德國Ensemble El Perro Andaluz,韓國TIMF ensemble, 盧森堡Sinfonietta, 俄羅斯新音樂團等。葉樹堅是作曲家協會 (SCI) 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成員,現任教於侯斯頓社區學院音樂系及自由作曲家。
趙曦 Xi Zhao
1973年生於湖南。文學碩士,現為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副主任、作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85年進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師從顧子鈺副教授。1996年獲作曲、鋼琴雙專業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作曲專業文學碩士學位,導師鍾信明教授。2003—04年間,在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隨作曲家基裏·沃爾科夫(Killi E.VOLKOV)學習作曲。
作品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包括“金鐘獎”、“文華音樂作品創作獎”、“TMSK劉天華中國民族室內樂作品比賽”、“帕拉天奴杯中國音樂創作比賽”、“ 湖北音樂金編鐘獎”、“楚天文華獎”等。並在中國、澳門、韓國、俄羅斯、美國、羅馬尼亞等音樂節、音樂會上演出,獲得好評。 主要作品有:《熱帶魚》、《未找到的鑰匙》、《花的記憶I 》、《葳蕤》、《金木》、《關於“瞬間接觸”的七個幻像》、《四色洇染》、小提琴與樂隊《火天堂》與《南國—為鋼琴、銅管、弦樂與打擊樂而作的小協奏曲》等。
1973年生於湖南。文學碩士,現為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副主任、作曲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85年進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師從顧子鈺副教授。1996年獲作曲、鋼琴雙專業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獲作曲專業文學碩士學位,導師鍾信明教授。2003—04年間,在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隨作曲家基裏·沃爾科夫(Killi E.VOLKOV)學習作曲。
作品多次在各類比賽中獲獎,包括“金鐘獎”、“文華音樂作品創作獎”、“TMSK劉天華中國民族室內樂作品比賽”、“帕拉天奴杯中國音樂創作比賽”、“ 湖北音樂金編鐘獎”、“楚天文華獎”等。並在中國、澳門、韓國、俄羅斯、美國、羅馬尼亞等音樂節、音樂會上演出,獲得好評。 主要作品有:《熱帶魚》、《未找到的鑰匙》、《花的記憶I 》、《葳蕤》、《金木》、《關於“瞬間接觸”的七個幻像》、《四色洇染》、小提琴與樂隊《火天堂》與《南國—為鋼琴、銅管、弦樂與打擊樂而作的小協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