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ART STUDIO 時間藝術工作室
  • 關於我們 About
  • 動態 NEWS
  • 系列企劃 Projects
    • 十絶句 Ten Poems
    • Parallaxis
    • 新庄24-1
    • 極簡主義
    • 城市基音
    • 貝多芬與我們的時代
    • 青年作曲家創作計畫
    • 藝術基地計畫 - 藝術到偏鄉
  • 團員 Musicians
    • 長笛/總監: 吳正宇 Flute/Director: Cheng-yu Wu
    • 策劃/作曲: 許德彰 Organizer/Composer Tak-cheung Hui
    • 單簧管: 王冠傑 Clarinet: Kuan-Chieh Wang
    • 雙簧管: 鍾筱萱 Oboist: Hsiao-Hsuan Chung
    • 小提琴: 張庭碩 Violin: Ting-Shuo Chang
    • 大提琴: 張智惠 Cello: Chih-Hui Chang
    • 打擊樂: 余若玫 Percussion: Rho-Mei YU
  • 合作藝術家 Other Artists
  • 支持與贊助 support timeart studio
  • 聯繫 Contact
Picture













節目介紹


有關印象主義⾳音樂的討論⾃自其誕⽣生之今百餘年⼀一直未有間斷。有說印象主義藝術 與印象主義⾳音樂的美學觀同出⼀一轍的,也有說印象主義⾳音樂其實只是德彪西主義 的,更有説印象主義⾳音樂根本並不存在的。 有別於印象主義藝術,作為⼀一個⾳音 樂⾵風格⽽而⾔言,並不純粹。在受到19世紀象徵主義與東⽅方⾳音樂(特別是印尼⽖爪哇的 加美倫)與印象主義藝術的影響下,呈現出⾮非常廣泛的⾳音樂特徵;超越現實的、 意識流的、聲響化的,⾳音樂的開展建⽴立在⾊色彩、運動和暗⽰示與之上。雖然⾃自德彪 西以後,沒有作曲家被截然歸⼊入印象主義的⾏行列,但事實是,印象主義⾳音樂風格手法的實際上已滲透遍及整個⾳音樂世界之中,為⼆⼗一世紀乃⾄至當代⾳音樂的發展 奠下基⽯石。

⽽而在眾多當代⾳音樂中,要數東⽅方現代⾳音樂與包含東⽅方精神的西⽅方現代⾳音樂與印象 主義關係最密切。印象主義取材⾃自東⽅方,⽽而新東⽅方⾳音樂則在發展中借鏡於印象主 義。我們不難從⽇日本現代⾳音樂泰⽃斗武滿徹聽⾒見印象主義的和聲語彙;也可以通過 美國前衛派代表作曲家如佐治·克羅姆(George Crumb)具有東⽅方空⾊色彩的室樂 作品中發現印象主義的⾳音⾊色與聲響。⽽而在近年調性回潮的趨勢中,印象主義則在 對調性探索上為年輕作曲家提供重要的養份。隨着”世界公民”與”地球村”⽂文化⽣生 態的形成,東⽅方藝術已擺脫了民族主義的包服,並不急於展現與”西⽅方”的外在差 異,⽽而是潮往更加個⼈人化的⽅方向發展,呈現出⼀一種東⽅方意藴與內涵。

由開始時的⼀一個詞貶義詞直⾄至今天成為最為⼈人熟悉的藝術⾵風格,印象主義⾳音樂⼀一 直影響着好幾個世代作曲家。⽽而東⽅方現代⾳音樂所為當代經典,其地位亦續漸擭得 更多的肯定,成為當代⾳音樂中重要的⼀一塊拼圖。 



Picture
委約作曲家 - 金卓晟

青年作曲家、作家。他的音樂被形容為「有說服力,難以忘懷的。」(《紐約時報》, The New York Times)早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作曲系,先後師從徐之彤副教授、葉小綱教授。2009以全額獎學金考入美國歐柏林音樂學院(Oberlin Conservatory of Music),先後師從路易斯·尼爾松(Lewis Nielson)、約什·萊文(Josh Levine)教授。現為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研究生。其作品多次在中國與美國演出、出版,並在廣播電台播出,先後四次受邀於北京國際現代音樂節上演,並頻繁與不同的專業團體和音樂家合作,近期的合作包括: 北京交響樂團、鋼琴家黃亞蒙、德里克·金奇(Derek Zinky)、小提琴家劉瀟、中提琴家黃國偉、單簧管演奏家王弢、歌唱家瓊·赫爾格森(Joa R. Helgesson)、指揮家林大葉、長笛演奏家勞拉·庫克斯(Laura Cocks)等。                                             

金氏亦以巾城為筆名發表文字,作品涉及詩、小說、散文、戲劇等眾多形式,曾被多家雜誌發表,並多次參加交流活動。由他編導的舞台短劇《絕期》(2008)及編導並主演的獨立電影《亞當的葬禮》(2011)曾於中國西安和北京上映,在業內獲得一定反響。作為跨界藝術家,2015年,策展了由深圳畫院主辦的《眼與心——中國當代聯覺實驗藝術展》,並為此創作音樂,獲得相當範圍的贊譽。




演出曲目 Programme

C. Debussy, Sonata for cello and piano 
德彪西: D小調奏鳴曲(大提琴和鋼琴)

M. Ravel, Sonatine for piano 
拉威爾: 小奏鳴曲(鋼琴獨奏)

C. Griffes, Poem
查爾斯.格里費斯: 詩篇(為長笛與樂團而作)

中場休息

K. Ager, Summer night
克勞斯. 艾格爾:夏夜(大提琴獨奏)

G. Scelsi, Hyxos for flute and percussion
塞爾西: Hyxos(中音長笛與打擊樂) Between Stream and Hills II

魏志真: 在山與水之間 II(長笛獨奏) 

Jing, Zhuosheng, commission work
金卓晟: 委託創作



演出人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奏家
長笛/吳正宇
大提琴/張智惠
鋼琴/陳羿岑,徐岱毓
打擊/余若玫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
  • 關於我們 About
  • 動態 NEWS
  • 系列企劃 Projects
    • 十絶句 Ten Poems
    • Parallaxis
    • 新庄24-1
    • 極簡主義
    • 城市基音
    • 貝多芬與我們的時代
    • 青年作曲家創作計畫
    • 藝術基地計畫 - 藝術到偏鄉
  • 團員 Musicians
    • 長笛/總監: 吳正宇 Flute/Director: Cheng-yu Wu
    • 策劃/作曲: 許德彰 Organizer/Composer Tak-cheung Hui
    • 單簧管: 王冠傑 Clarinet: Kuan-Chieh Wang
    • 雙簧管: 鍾筱萱 Oboist: Hsiao-Hsuan Chung
    • 小提琴: 張庭碩 Violin: Ting-Shuo Chang
    • 大提琴: 張智惠 Cello: Chih-Hui Chang
    • 打擊樂: 余若玫 Percussion: Rho-Mei YU
  • 合作藝術家 Other Artists
  • 支持與贊助 support timeart studio
  • 聯繫 Contact